炎性乳腺癌(IBC)是一种少见的且具有侵袭性的乳癌特殊类型,其分子定义尚未明确。诊断常根据临床表现,如乳腺至少三分之一皮肤区快速出现红疹、水肿、皮肤橘皮样改变、皮肤温度升高。骨转移是乳癌常见的转移部位(65%-75%),同时发生骨转移与发生内脏转移相比,常被认为预后较好。但是,就临床特点和预后来说,IBC 仅发生骨转移与 non-IBC 仅发生骨转移两者之间尚缺乏比较。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乳腺肿瘤科的 Megumi Kai 学者等对此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最终表明炎性乳癌仅骨转移的患者与非炎性乳癌仅骨转移的患者相比较,无进展生存期较短。文章最近发表在 Clinical Breast Cancer 杂志上。
该研究分析了 1997 年 1 月 1 日到 201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原发乳癌 III 期且首次转移部位发生在骨(伴或者不伴内脏转移)的 197 名受试对象。其中 147 名对象是 non-IBC ,50 名对象是 IBC。使用 Kaplane-Meier 方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时序检验用于分析两组患者的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IBC 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比 non-IBC 患者少 2.18 年,但是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差异。IBC 组与 non-IBC 组中位 PFS 分别是 0.512 年、0.767 年,统计学分析表明 IBC 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短于 non-IBC 组。另外,IBC 组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占 77.1%,发生率明显高于之前的研究(15%-40%);多处骨转移被确认为是一个对预测无进展生存期相对较差的预测因素;而内分泌治疗却是一个对预测总生存期有益的独立因素。
研究最终表明,炎性乳癌仅骨转移的患者与非炎性乳癌仅骨转移的患者相比较,无进展生存期较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亚群中表现的更为显著,这说明炎性乳癌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并不代表此部分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除内分泌治疗外,未来需要学者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炎性乳癌患者开拓出更加积极的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