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患者术后输血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2015-08-17 17: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驿
字体大小
- | +

自输血技术发展成熟后的几十年里,在外科领域关于输血指征的把握,一直存在着「10/30 法则」,即保持血红蛋白浓度在 10 g/dL 以上,以及红细胞压积在 30% 以上。

然而对于输血风险的理解逐渐深入以及血液资源的成本控制等问题研究加深,同时考虑到患者单独个体病情的复杂性,自 1988 年之后便停止了之前的指南,且不再有单一可适用于所有患者的输血指征标准。此后,各研究机构开始针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开展与输血指征、预后等系列问题相关的研究。

目前,对 Cochrane 等权威循证医学数据库的资料进行回顾发现,对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输血的研究尚存在巨大空白。因此,来自美国密西根大学的 Abdelsattar 教授以及其团队,自 2012 年 7 月起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至 2014 年 4 月共收集 48720 例接受普外或血管外手术的病例,分别在患者以及医院两个层面对输血操作的结果进行分析,文章最终于 2015 年 7 月发表在 Annals of Surgery 杂志上。

该团队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注:该方法将除研究变量以外的其余变量进行匹配,力求找出所有情况均相似,只有研究变量存在差异的病例组成对照),从 48720 例接受普外或血管外手术患者中筛选出 2243 例接受术后输血(注:术后输血在文章中定义为术后 72 小时内接受输血治疗)与 2243 例情况相似却没有接受输血的患者组成对照。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输血会增加患者术后 30 天内死亡率(绝对风险增加 3.6%),同时也增加术后 30 天内并发症发生率(绝对风险增加 4.4%)以及术后感染率(绝对风险增加 1.0%)。

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后输血能减少术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绝对风险减少 3.5%),不过研究者指出,这一出现保护性因素的可能原因是入组匹配的患者里 78% 存在术前贫血,而已经有相当多的机构研究表明输血有助于减少贫血患者的心肌梗塞发生率。

此外,本次研究另一个发现在于,在医院层面的输血实践研究上,他们将参加研究的 52 所医院根据其对输血指征的把握分为保守型、平均型和开放型的输血实践操作(注:将各个医院接受输血患者的最低血红蛋白浓度和总体患者接受输血时平均最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对比,95% CI 低于平均的分类为保守型,包括了平均值为平均型,高于平均值为开放型)。

结果显示:与保守型相比,采取开放型输血操作的医院为患者采取输血治疗的概率高出近 1 倍,且同时开放型输血风险调整后死亡率比保守型高出约 40%。这一研究结果为「保守型输血操作可以收获和开放型一样,或者更加良好的预后,同时又节约了血液资源」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Abdelsattar 教授指出,该文章在研究普外患者输血问题上,依据其多中心的资源优势,为将来更加权威的普外手术患者输血指南提供了证据,同时其对医院输血操作的分析,也为医院在输血方面的管理和质控提供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徐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