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阻断方式对术后脑卒中发病率无影响

2015-10-21 07: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锁骨下动脉
字体大小
- | +

脑卒中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升主动脉手术操作期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肺转流术(CPB)期间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CABG 术后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为尽量减少对主动脉的手术操作、避免实施 CPB,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应运而生。

然而,OPCABG 能否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尚存在争议。一些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与传统 CABG 相比,OPCABG 并未显著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研究甚至发现,近端吻合时利用主动脉侧壁钳阻断部分主动脉(PAC)可能增加术后脑卒中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 Chu 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队列研究,旨在研究 CABG 近端吻合时,单一主动脉阻断(SAC)与 PAC 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是否具有差异。

研究者共纳入 2005-2013 年期间共计 1819 例行非急诊手术的传统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 CABG 的患者。采用 SAC 还是 PAC 进行冠状动脉近端吻合由术者依据情况决定。最终 SAC 组纳入 1107 例患者,PAC 组纳入 712 例患者。排除标准包括 OPCABG、既往曾行心脏手术以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研究者依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的标准将术后脑卒中定义为自发病起 24 小时内不能缓解的任何可以明确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不包括出院前可以完全恢复的谵妄状态)。研究者采用术后脑卒中预期风险(PROPS)评分与死亡预期风险(PROM)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 30 天内患者发生脑卒中,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后 30 天内患者发生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SAC 组患者较 PAC 组患者更为年长(66.3 岁:64.9 岁)、术前心律失常更为高发(4.7%:1.5%)、既往心肌梗塞病史更为多见(50.8%:39.5%)。

SAC 组与 PAC 组的术前 PROPS 评分(1.5%:1.6%)与 PROM 评分(2.1%:2.1%)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实际观察中,SAC 组与 PAC 组的术后 30 天内脑卒中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5%:1.4%),术后 30 天死亡率亦无明显差异(1.9%:1.8%)。

尽管两组的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数量大致相同,但两组的心肌缺血时间与 CPB 灌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与 PAC 组患者相比,SAC 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时间较长(73.2 min:66.5 min),但 CPB 灌注时间较短(96.6 min:102.2 min)。

研究者认为,虽然这项回顾性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存在选择偏倚、统计估算时可能存在二类错误、可能低估自限性栓塞事件(一过性谵妄等)的发病率,但 STS 评分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较为一致,即 PAC 与 SAC 术后 30 天死亡率相似,但 PAC 的心肌缺血时间更短。

这意味着,冠状动脉近端吻合时采用 PAC 技术的治疗效果并不劣于 SAC,对于一些心肌功能受损的患者,PAC 或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术式选择。这一结论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来自圣路易斯卫生保健系统的 Crittenden 博士针对此项研究结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当前,SAC 与 PAC 对术后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与冲突。二者术后脑卒中发病率的区别并不仅仅取决于主动脉阻断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状况。

每个患者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各不相同,即使同一患者的不同节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病理学也存在差异。主动脉触诊、主动脉表面超声扫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评估手段对于手术决策的制定(如主动脉阻断部位的选择、SAC 与 PAC 的选择、体外循环还是非体外循环等)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主动脉阻断技术仅仅是术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除此以外,仍有许多危险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和控制。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