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巧:纵向分离前臂内侧皮神经 无需横断静脉

2015-12-31 11:12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年老色衰的东
字体大小
- | +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通路是其维持血液透析的重要生命线,但前臂内侧皮神经(MABCN)主要穿过贵要静脉和肱静脉前方,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风险。

来自美国的 Stanislaw  博士为此开展了一项新的外科技术,通过纵向分离 MABCN,使得贵要静脉或肱静脉在被提起和肤浅化过程中避免了分离和再吻合,该项研究被报道在 2015 年 10 月的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杂志上。 

在以往的二阶段手术操作中,需特别关注不伤及 MABCN 。在第一阶段操作中,首先需横断贵要静脉或者肱静脉并标记,接着建立弧形皮下隧道,然后隆起于皮下并越过 MABCN,最后在不伤及 MABCN 的情况下与肱动脉吻合。但其第二阶段的操作中,因为没有横断分离和再吻合操作,使得在肤浅化或提起过程中容易损伤 MABCN 。

作者针对这种情况,在传统操作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得操作更为安全简单。在这项手术操作过程中,其二阶段的肤浅化或提起,不但保留了 MABCN 的连续性和功能,而且还避免了横断分离和再吻合。

28 个患者包括在该单一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中, 并从 2010 年 1 月 5 日随访至 2013 年 12 月 28 号。12 例女性,16 例男性,平均年龄 64 岁(波动范围,43~78 岁)。20 例进行二阶段肱静脉-贵要静脉动静脉内瘘(BBAVF)操作,8 例进行二阶段肱静脉-肱静脉动静脉内瘘 (ABBAVF)操作。

按照相应的的动静脉解剖,动静脉通路创建于上臂,所有患者平均接受血液透析长达 13 年(波动范围 ,8~19 年)。共有 7 位糖尿病患者,但没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因此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都有创建桡静脉-头静脉动静脉内瘘、肱静脉-头静脉动静脉内瘘史。

在这项新技术中,作者及其团队更改了标准的手术操作:

在第一阶段,贵要静脉或者肱静脉与肱动脉进行传统的的端侧吻合。在 4~6 周吻合成熟期后,通过一个长切口探查这些静脉并结扎其分支。接着通过肤浅化支架技术使得这些静脉隆起于皮下而不是建立弧形皮下隧道。而这项肤浅化支架技术相当于在筋膜上形成一个支架,不但形成一个使动静脉瘘表浅化的空间,而且还远离了手术切口。

图一.jpg
图 A. 在操作的第一阶段,贵要静脉或者肱静脉与肱动脉进行传统的的端侧吻合;图 B. 在操作的第二阶段,暴露成熟的贵要或肱静脉,可以看到前臂内侧皮神经

图2.jpg
图 C. 分离前臂内侧皮神经皮支,向内侧和外侧牵拉;图 D. 随后在已分离的的神经之间提起贵要或肱静脉

图3.jpg
图 E. 在筋膜下闭合提起的静脉,使静脉在皮下处于安全位置并结束手术操作

为了规避往常手术操作的缺点,作者在外科显微镜(至少放大两倍)下,使用显微外科剪和显微外科镊精准的纵向切开神经束膜,然后向腋窝纵行分离和游离神经纤维,这样便避免了包括神经纤维横向中断在内的一些损伤。

在出院当天,每位患者完成一份有关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神经系统问卷。在术后一个月,由同一个神经外科专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所有手术病人并未发现任何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仅有一例出现局部的点片状的感觉迟钝,但在随后的问卷调查中,这并不影响其生活功能,神经系统检查也未发现其任何的感觉或运动功能不全。

在所有病例中,分离神经纤维技术简单易操作,神经纤维可以经受来自内外侧的牵引力,作者及其团队也并未发现神经纤维突然中断的情形,来自神经滋养的小血管也可以得到迅速处理。在第二阶段的操作中,贵要静脉或肱静脉被直接提起,也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综上所述,纵向分离 MABCN 技术在二阶段血管通路手术中能够帮助贵要静脉或肱静脉被提起,并且这项技术并不需要再吻合,因此也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也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对于动静脉瘘患者,这项新技术可谓是一个福音,使得在操作中避免了 MABCN 损伤,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欢迎发表自己看法,可以评论区互相交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