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涛: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医学创新

2015-11-03 18: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刚刚结束的「天贝杯」医生创新大赛项目大赛反响非常热烈,收到了超过 200 个参赛项目,其中最多是外科项目,有 50 多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肝脏移植部主任张忠涛教授作为评审专家接受了采访。

丁香园:张忠涛教授您好,欢迎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认为外科医生在创新浪潮中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忠涛教授:个人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德国很多著名的医药公司非常好的器械就是外科医生发明的。实际上, 任何公司、任何企业为医生设计产品的灵感一定是来自医生,来自临床的。而我国这方面做得不够,绝大多数的外科医生并没有这种概念与意识。我国外科医生在使用手术器材、设备时,肯定会有一些使用心得与改进想法,如果能结合药企或药厂,投入资本,就会让医生拥有更好的「武器」,势必有益于我国的产业发展。医生有了好的「武器」,那病人就会从而获益。

丁香园:医生的专利进行产业化可以解决临床上的一些痛点。现在医生的专利进行产业化的难点在哪儿?这条路可能出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忠涛教授:医生专利产业化的难点包括专利的归属问题、医生的自由度以及专利如何转化为成果。广东和江浙一带的企业非常的多,而且很有意愿与跟医生合作。「天贝杯」医生创新大赛对医生面临的困难有精确洞察,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本投资机构、专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力量,解决医生的后顾之忧,实现创新产业化,让医生能够分享创新成果,最终使得病人从创新中获益。

丁香园:医生作为「武器」的「使用者」也是「武器」的「改造者」,而病人是最终的受益者。本次大赛外科项目很多,作为大赛的创业导师,您选择项目的门槛在哪儿?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入得了您的「法眼」?

张忠涛教授:任何的创新其实都应该鼓励。外科医生的创新就算是「小改革」,哪怕能有一点点进步其实就已经不错了。就像腹腔镜录像系统、光电系统等等这些技术发展后,才出现的腹腔镜,但是这些腹腔镜本身一定不是外科医生来发明的。但是腹腔镜应用到了临床以后,外科医生会觉得如果某一方面改进一下更好,就应该得到鼓励,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些改革和创新都应该鼓励。

丁香园:您本人也是创新达人,您的创新经验和体会是什么?广大普通外科医生怎么样能够在临床上获得创新思路? 

张忠涛教授: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其实对手术方式的创新更感兴趣。比如一个胃癌的手术,把胃切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这是固定的,但是切完了胃如何接上的方式有很多种。再比如说做全胃切除以后,重建的方式从现在全世界发表的文章来看,有 80 多种吻合方式。这 80 多种吻合方式都是外科大夫提出来的,这种手术方式的创新是外科大夫更关心的。

手术方式的创新其实与器材器械的创新也有一定关系。运用新的手术方式时,器械设备也需要创新。这一定是在医学创新的基础上与之相结才有可能创新。


编辑: 梁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