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5 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已有 30 多例面部移植的病例,但并未有文献报道长期随访的结果。法国巴黎大学 Lantieri 教授等完善了对上述的患者预后的研究,在获得面部移植的长期风险和益处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心理创伤治疗的重要性。文章近日发表在 The Lancet 杂志上。
背景知识
动物研究的可喜成果,以及 1999 年第一例人类手部移植取得成功,表明血管复合性同种异体移植是可行的,这使得移植学家们转向其他可能移植存活的器官,包括面部。目前,虽然不断发展完善的面部移植术已成为修复患者严重缺陷的可行选择,但面部移植也引发了「在加强常规治疗的同时,如何给予针对性心理治疗」的思考。
正如 1977 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所说,现代医学应该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 其中谈道:「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患者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研究介绍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方法。在 2000 年 1 月至 2009 年 12 月中,研究人员重点评估 10 名肿瘤、烧伤或弹道创伤等导致的面部缺陷患者的预后(包括 2 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患者,3 名烧伤患者,4 名弹道创伤患者和 1 名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其中,3 名患者因强烈的抗 HLA 反应或发展为黑色素瘤而被排除,剩余 7 名患者成功接受了面部移植手术,研究人员最终记录了 6 例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除了常规的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和临床实验室检查以外,研究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主要为 SF-36 评分问卷以及身体和言语治疗师的功能评估。后续的康复治疗包括言语、运动和感官训练
在长期随访中(平均时间为 6 年),7 名患者的皮肤、肾脏均出现了非特异性炎症;但均未出现实体瘤、血液病及糖尿病。然而其中 1 名患者在术后 3.4 年因精神障碍自杀而死亡,这使得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成为本次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虽然患者及其家属均对分阶段的面部移植术后取得的外观和运动功能感到满意,但真正的身心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背景。预先未存在精神疾病、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少部分患者能逐渐重新融入社会、恢复工作和社会关系; 而大多数人则失败。
作者主要观点
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收集了面部移植术在长期随访中取得的良好功能和美学效果。面部移植术引发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感染和代谢并发症,但出现的概率较低。大多数患者低下的社会生活质量使笔者注意到,改善移植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比提升免疫技术和手术方法等问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与概念是把人看做为一个完整的、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因此,医生应该及时更新医学观念,注重面部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患者只有达到了心理平衡、心理稳定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标准,才能真正恢复健康。
当然,考虑到移植术后的长期稳定性,改进面部组织的移植方法对研究者们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但在升级材料和技术的同时仍需加强身心的护理,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最终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