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I 式吻合」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2017-03-17 06:49 来源:「胃肠微创外科」公众号 作者:洪军
字体大小
- | +

Christian Albert Theodor Billroth(1829~1894),普鲁士人,不仅颜值出众,还拥有着过人的才华——作为胃大部切除治疗胃癌的先行者,闲着没事还当兵玩玩普法战争,作为音乐家搞搞音乐会。沿用至今的毕 I 式、毕 II 式(1881 年 B-I ,1885 年 B-II)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并被后人沿用至今。在这之后,人们走进了 Billroth 推开的这扇大门,胃癌的手术治疗进入了各种「切」与「接」的纷争年代。

所谓分久必合,随着一代代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胃癌的手术治疗也逐步规范化、统一化。笔者进入临床时胃癌治疗已经迈入了 D2 清扫+器械吻合的时代,当年 Billroth 的 I 式长什么样我们都没机会见到了,但可以介绍一下目前公认的 B-I,其实就是切除胃远端的大部分(1/2~4/5),再把剩下的胃和十二指肠重新接过(又是各种接法)。

1-公认的B-I.jpg

到了 2002 年,「微创」浪潮不出所料地把胃癌的手术治疗又推向了一个高峰。这里必须提到一位来自岛国的术者 Kanaya——又一个天才,他「拍拍脑袋」发明了在全腹腔镜下进行的 B-I 式三角吻合(Delta-shaped gastroduodenostomy)。原来 B-I 还能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简直刷新三观!

2012 年,福建协和医院的黄昌明教授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他率领团队总结完善并改良了 Kanaya 的 B-I 式三角吻合。虽然起步晚了将近 10 年,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和赶超,时至今日,中国的全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已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改良Kanaya的B-I式三角吻合.jpg

紧接着在 2013 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蒿汉坤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全上海首例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B-I 式三角吻合,胃癌全腔镜技术正式扎根魔都。可以说是 Delta 带领我们迈入了全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大门!

根据我们的经验,该术式具有以下优点:只有一个吻合口,操作简单(对有经验的术者而言);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术后吻合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一般患者术后 4~5 天即能出院)。局限是这一手术比较「挑病人」,其仅适用于胃窦特定部位较小的偏早期肿瘤(需术者综合判断)。

3.jpg

我们觉得理想的手术应该是:更少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更理想的术后功能保留,同时更少的经济负担。我们也一直「拍拍脑袋」,改进着现有的方法,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创造一些术式造福患者!

本文作者简介

洪军150.jpg
洪军 
外科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

绘图:CosMos4DTruth

参考文献

1. Kanaya S, et al.  Delta-shaped anastomosis in totally laparoscopic Billroth I gastrectomy: new technique of intraabdominal gastroduodenostomy. J Am Coll Surg, 2002.

2. Kanaya S, et al. The delta-shaped anastomosis in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analysis of initial 100 consecutive procedures of  intracorporeal gastroduodenostomy. Gastric Cancer, 2011.

3.  黄昌明  等.  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国胃肠外科,2013.

4. Changming Huang, et al. A Modified Delta-shaped Gastroduodenostomy in 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Safe and Feasible Technique. PLoS ONE, 2014.

本文由「胃肠微创外科」公众号授权转载。

编辑: 马莹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