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脾脏,消化内科医生首先想到的脾肿大,肝硬化脾亢是其常见的病因;而普外科医生恐怕第一印象是其质地脆而软,腹部受击打易致脾破碎出血。
图 1 脾脏及相邻结构。上图为前面观,下图为后面观
而无论哪种印象,貌似都与本文野草般生长的心关系不大。先别急,请慢慢往下看,笔者将带大家一起认识下脾脏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另一面特征。
实例展示
患者 63 岁,因上呼吸道症状、腹泻以及左侧胸壁一质地较软的肿物(位于先前留置胸管的位置)来诊。曾患有肺癌,已行右侧肺中叶切除术。
约 35 年前,患者曾遭遇枪击,伤及腹部,当时行剖腹探查术。具体细节患者大多已遗忘,只是记得当初在左胸壁曾放了一个引流管。
考虑到患者有肺癌病史,遂行胸部 CT 扫描,结果发现:肺部未见肿瘤复发。左胸壁皮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同时发现脾脏缺如(图 2)。
图 2 可见左侧胸壁皮下一约 8×5 cm 的肿物,且本应在该层面显现的脾脏缺失
再仔细查看患者先前行肺癌手术前做的 PET 检查,发现该皮下肿块位置表现出的是低摄取区(意味着恶性肿瘤可能性不大)。
患者外周血涂片发现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确失(见于晚幼红细胞,类似人类中的大龄宝宝,就是不成熟的意思)。
因患者病情进展,肿物有增大趋势,故予手术切除。最终病理化验结果提示为异位的脾脏伴周围炎症,诊断为:脾组织植入。
明明在 35 年前已经切除了脾脏,结果如今,却在胸壁皮下又长了出来,可见脾脏生命力之顽强。
事实上,该情况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仅在丁香园平台已经发表的文章里就可以检索到好几篇。比如,下面这个在肺部生长的脾脏(图 3)。
图 3 该病例由@jennifer_jjy 编译发表在呼吸频道,详细内容请见 http://chest.dxy.cn/article/516585
还有,在道格拉斯陷窝和网膜生长的脾脏(图 4)。
图 4 该病例由@wangchongyang 在丁香园论坛分享,详细内容请见 http://www.dxy.cn/bbs/thread/33051738
如此看来,脾脏真是如野草般执着而顽强地生长,其心之坚令人震惊。
什么是脾组织植入
脾组织植入(又称,脾组织自体移植)是脾脏因创伤或治疗需要而行脾切除术时,脾脏发生破裂,脾组织碎片自行种植到体内其他解剖部位而形成的异位脾组织结节。
前面所展示的三个病例都是脾脏创伤后出现的脾组织植入,那么,「因治疗需要而行脾切除术」是指什么呢?
一种是脾部分切除术,该手术适用于严重脾亢患者。术中脾组织植入与上面病例类似,都属于意外生长,并非有意栽培。
另一种是全脾切除术,在这种情况中,脾组织植入就是一种治疗手段了。来全脾切除术中行脾组织自体移植术的适应证:
用于严重的脾实质广泛破裂,或脾蒂离断,发生汹涌大出血,已无法在原位进行修补或部分切除,必须施行全脾切除者。
脾组织植入的意义
切了就切了,为何还要自体移植呢?
这得从脾脏的功能说起: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免疫保护是其重要功能;
脾脏还有过滤血液的功能,即脾内巨噬细胞可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等;
胚胎发育早期,脾有造血功能,出生后该功能基本消失,但在机体出现严重造血障碍的刺激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并终身增加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易发生急性暴发性感染、脑膜炎等。故对于脾脏全切的患者,可行脾组织自体移植术来对抗无脾状态的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脾脏不是唯一的免疫器官,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机体免疫能得到一定恢复,它的部分免疫功能会被其它免疫器官替代,但仍难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脾组织植入有危害吗
一般而言,脾组织植入并非一种病态,其自然过程和预后良好,一经确诊,如果没有并发症,就无需手术和药物治疗,只要保持随访即可。
二般地说……极少数病例可因脾组织植入结节粘连或压迫临近器官产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还有因脾组织植入结节蒂部自行扭转而发生绞窄梗塞以及结节遭受创伤后继发胃肠道或腹腔内出血等严重急腹症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Bramos A, Stengle J.Chest wall subcutaneous splenosis after remote trauma[J].Surgery.2016 Jun;159(6):1689-1690.
2. 徐宏伟,朱秀益,杨月明,等.脾切除术后脾组织植入的影像学特征.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3):168-171.
3. Bock DB,King BF,Hezmall HP,et a1.Splenosis presenting as a left renal mas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J].J Urol,1991,146(1):152.154.
4. 杨富贵,华春生,卢浩,等.脾组织自体种植并发急腹症三例 [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