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用药区别在哪里?

2023-05-12 09:48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guancha 作者:师春焕
字体大小
- | +

公众号头图.gif


临床常用的非口服抗凝药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和磺达肝癸钠。那么这 3 种药物有什么区别?不同临床场景下要选择哪种?又该如何使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来源


肝素:从猪肠粘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聚糖。UFH 是一种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 3000~30000KD,平均分子量约为 15000KD。
低分子肝素:从普通肝素中分离或普通肝素降解后得到的短链制剂。平均分子量范围 3000~8000KD。临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包括依诺肝素、达肝素、那屈肝素等。
磺达肝癸钠:完全人工合成的戊糖,其设计是以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中均包含的天然戊糖结构为基础改良而成。

二、抗凝作用


肝素自身无抗凝活性,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增强抗凝血酶对凝血因子 ⅩaⅡa 的抑制,发挥抗凝作用。
抗凝血因子 Ⅱa 作用:普通肝素 > 低分子肝素;
抗凝血因子 Ⅹa 作用:低分子肝素 > 普通肝素。
肝素的抗 Ⅹa/Ⅱa 比为 1 : 1,低分子肝素的抗 Ⅹa/Ⅱa  比为(2~4): 1。
磺达肝癸钠是活化因子 Xa 选择性抑制剂,抗Ⅹa/Ⅱa 比为 1:0。其对因子 Xa 的中和作用打断了凝血级联反应,并抑制了凝血酶的形成和血栓的增大。磺达肝癸钠不影响 IIa 因子活性,不与血小板结合,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三、药动学特点 [1, 2]


提示:不同的低分子肝素制剂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不同,抗 Ⅹa/Ⅱa 的活性等有差异,每种药物必须按其各自说明书使用,避免交叉使用。


四、临床应用


不同的治疗领域,UFH、LMWH 和磺达肝癸钠应用有所差异。
三类药物的批准适应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 [1]
普通肝素:在 PCI 术中应用最多的一线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是目前国内外指南唯一推荐的用于 ACS 患者 PCI 围术期的 LMWH,广泛适用于 STEMI 和 NSTE-ACS 患者。鉴于其他 LMWH 在 PCI 围术期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不足,不能替代依诺肝素。
磺达肝癸钠:由于会导管内血栓风险增加,因此不推荐其作为择期 PCI 中单药抗凝使用。
NSTE-ACS 患者 PCI 围术期抗凝的使用

STEMI 患者 PCI 围术期抗凝使用


五、逆转方式 [3]


鱼精蛋白具有强碱性基团,在体内可与强酸性、分子量较大的肝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
肝素:静脉给予硫酸鱼精蛋白可以迅速逆转其抗凝血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硫酸鱼精蛋白只能中和低分子肝素部分的抗 Xa 活性,不能完全逆转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活性。
磺达肝癸钠:不能与鱼精蛋白结合,如果使用磺达肝癸钠发生出血,重组因子 VIIa 可能是有效的。

六、监测指标




七、不良反应


提示:虽然 LMWH 的 HIT 发生率低于肝素,但 HIT 患者不建议使用 LMWH,可以选用磺达肝癸钠等。

八、特殊人群使用


儿童

普通肝素:可用于儿童。儿童抗凝血酶 Ⅲ 血浆水平较低,清除率高,分布体积大,所以年龄越小的儿童需要更高的基于体重的普通肝素剂量 [3]
低分子肝素:已有多种 LMWH 应用于儿童,包括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亭扎肝素等,依诺肝素是儿科最常用的抗凝剂。
磺达肝癸钠:不推荐用于 < 17 岁患者。
妊娠及哺乳期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不分泌于乳汁中,妊娠哺乳期均可使用,但应谨慎。
磺达肝癸钠:不应用于妊娠期,除非明确需要。哺乳期若用磺达肝癸钠,应暂停哺乳。
肝功能不全
普通肝素:严重肝功能不全禁用。
低分子肝素:谨慎使用。
磺达肝癸钠:无需调整剂量,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升高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磺达肝癸钠。
肾功能不全 [4]


 本文审核专家: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主任药师 温晓娜

专家点评 

该文在选题上密切结合临床需求,解决临床问题,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作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十分用心,归纳系统清晰,通俗易懂。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非口服抗凝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46(6) : 428-437.

[2] 颜明明, 刘利月, 戴婷婷, 等. 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8):2.

[3] 吴洲鹏, 马玉奎, 赵纪春. 儿童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1(4):5.

[4]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 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抗凝治疗微循环专家共识.《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1 年 1 月.


编辑: 高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