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外科白玉作博士等报道了一例小儿空肠管状重复病例,文章发表在Surgery上。
案例
患儿,女,4岁,因“反复腹痛2月”入院。查体:无殊。实验室检查:Hb115g/L。腹部B超:未见肿块。腹部CT显示:下腹部不规则管状结构,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增强(图1)。99Tcm标记锝酸盐显像显示下腹部大片不规则异常摄取,这提示异常胃黏膜(图2)。
图1
图2
剖腹探查发现距回盲部90cm处发现空肠管状重复,长约35cm,它与附属的回肠共享同一肠壁(图3)。遂完整切除病变肠段,剩余肠管端端吻合。
图3
病理提示重复肠管的肠粘膜增厚,类似胃粘膜。显微镜检验显示正常肠管和重复肠管之间有共同的肠壁肌,复制肠管几乎全部被覆胃粘膜。
患儿术后恢复好,术后第8天出院,3年内未有复发。
讨论
消化道重复囊肿是可出现在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罕见先天畸形。重复管腔可表现为从几毫米到10cm的球状囊肿。长管状重复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重复的位置和范围,是否和小肠相连,病理类型,是否存在异位胃粘膜和胰腺组织。该病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并有不同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和肠梗阻。
CT图像不会受到肠气反射影响,这可以揭示各种组织成分的密度的差异,并明确划定重复肠管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CT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三维CT可见并行的不规则囊肿状重复肠管。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异位胃黏膜的精确度高达90%。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识别的异位胃粘膜的存在,有助于它的定位,并提供可靠的手术依据。该病例腹部99Tcm标记锝酸盐显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下腹部异常摄取,这证明异位胃黏膜的存在。
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即使患者没有症状。因为重复肠管可引起小肠出血、肠扭转、肠坏死等并发症,甚至有癌变的风险。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畸形的位置、病理类型与周围的关系来选择。
该病例中,我们切除了伴行的两截病变肠管,剩余肠管端端吻合。手术结果很好。本例空肠管状重复有典型的CT和放射性核素扫描表现,典型的病理诊断和手术发现。我们相信通过该病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诊治空肠管状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