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2 月 5 日,由拜耳医药保健公司主办的 Best of HCC 专家会在深圳开幕,旨在为国内肝癌领域医生提供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传播肝癌治疗领域最前沿进展,推动肝癌诊疗规范化。
其中,外科/病理学分会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钦伦秀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吴力群教授共同主持。毕新宇教授、严以群教授、荚卫东教授和丛文铭教授就 HCC 外科治疗和病理诊断新思路、新进展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
病理诊断 5 大新思路助力 HCC 精准医疗
丛文铭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丛文铭教授介绍了肝癌病理诊断思路的 5 大最新进展。首先,当前 HCC 的病理诊断模式更新。更新主要涉及微血管侵犯(MVI)、复发性 HCC 起源特性、多灶 HCC 克隆特性等。
其次,更新 HCC 标本取材模式。由重点观察肝癌形态本身向均衡观察侵袭特点转变。距肿瘤边缘 ≤ 1 cm 和>1 cm 范围内的肝组织分别取材。第三,提倡 MVI 常规诊断,根据 MVI 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风险分级。第四,倡导检测克隆起源以探索诊疗模式。最后,探索肝癌亚型诊断,以便进行个体精细治疗。
突破多结节 HCC 生存获益瓶颈:整合多学科治疗的力量
毕新宇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多结节 HCC 占肝癌的 12%~19%,其形成具有双重机制,即单一原发肿瘤微血管侵犯形成和多中心/多克隆起源形成的多发肿瘤同时存在。手术仍是多结节 HCC 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存在术后复发高风险。多学科治疗是多结节 HCC 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外科治疗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
索拉非尼可以多通路抑制新生血管增殖,还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通过双重机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图 1)。华西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两项回顾性研究均显示手术联合术后索拉非尼治疗较单纯手术组显著改善总生存(图 2)。毕新宇教授表示在未来对多结节 HCC 术后联合索拉非尼系统治疗模式和时机进行探索或能带来生存获益方面的突破。
图 1. 索拉非尼通过双重机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图 2. 手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延缓 BCLC C 期 HCC 患者术后复发
原发性 HCC 伴 MVI:术后早期积极抗复发的意义
严以群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细胞癌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导致肝癌术后早期复发和长期生存较差的重要因素,也是肝癌术后复发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对伴 MVI 的 HCC 患者,术后应该尽早积极进行抗复发治疗。
索拉非尼通过多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与手术联合能够改善伴 MVI 的患者生存,减少复发。Wang SN 等开展的一项研究纳入 31 例伴 MVI 的 HCC 患者,其中 14 例患者术后 14 天开始给予索拉非尼 400 mg/d,共 4 个月,相比对照组,索拉非尼组显著延长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达 8 个月(21.45+1.98 : 13.44+2.66 个月,P = 0.006),同时复发率显著降低(70.7% : 29.4%,P = 0.014)。
Cox 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使用索拉非尼是唯一的独立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此外广西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两项索拉非尼联合其他治疗用于伴 MVI 的 HCC 患者研究正在进行,值得继续关注。
靶向治疗时代肝切除治疗肝癌的挑战与机遇
荚卫东教授 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
荚卫东教授指出,肝切除术仍然是 21 世纪肝细胞癌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但早期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转移、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残癌仍是目前外科治疗的挑战。
索拉非尼是唯一有循证医学根据的 HCC 靶向治疗有效药物。由全国十几家医院参与的高危复发患者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应用索拉非尼的回顾性研究(RESCURE)正在进行当中,纳入中晚期 HCC 患者(BCLC 分期 B-C 期,术前 Child-Pugh 分级为 A-B 级、ECOG 评分 0-2 分)。目前已经入组 200 多例患者,初步分析显示手术+索拉非尼组的 1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最后,荚卫东教授指出,索拉非尼联合肝切除治疗能够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生存,为肝切除治疗 HCC 提供新机遇,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将是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小结
手术是 HCC 最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而包含手术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是 HCC 治疗的发展方向。手术局部治疗与索拉非尼系统治疗两者结合不仅拓展了外科治疗的领域,也为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