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Surgical site infections,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 20%。
SSI 可延长住院时间,使死亡率增加 2~11 倍。
尽管大部分患者治愈后并没有远期不良后果,但是 SSI 患者中,死亡率的 77% 归因于感染。
在美国,住院患者的 SSI 发生率在 2%~5%,每年因为 SSI 再入院的花费超过 7 亿美元。
事实上,60% 的 SSI 按照目前的循证医学方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最近,ACS(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发布了预防 SSI 的最新指南,指南归纳了 SSI 的定义、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上,一起来看下。
定义
目前 SSI 的定义参照 2013 年美国 CDC 的指南。SSI 可以根据感染的深度和涉及的组织间隙进行分类。
浅表切口的 SSI 仅涉及皮肤或皮下组织;
深部切口 SSI 涉及筋膜和肌层;
器官间隙 SSI 包括除上述层次术中打开或牵拉的任何部位。
危险因素
SSI 的发生有很多危险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 内部因素即患者本身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
可控内在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和糖尿病、呼吸困难、吸烟饮酒史、术前白蛋白<3.5 mg/dL、总胆红素>1.0 mg/dL、肥胖和免疫抑制;
非可控内在因素包括:高龄、近期放疗史、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史。
2. 外部因素包括手术、设施、术前术后的处理。
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复杂手术、复杂切口。
设施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通气不足、手术室拥堵、设施消毒不佳。
术前处理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感染,备皮不充分,抗生素的选择、用量和持续时间。
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长、输血、无菌原则、刷手和戴手套的质量差、低热、血糖控制差。
预防策略
主要包括入院前干预、院内干预、出院后干预,下面通过 3 个表格为大家展示。
表 1 入院前干预
表 2 院内干预
表 3 出院后干预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该指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