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外科医生所关注的话题。在手术室,控制空气来源的污染以及医务人员体表微生物的脱落则是预防 SSI 的重要措施。
对于现代手术室而言,控制空气来源的污染已不再是难事,尤其是层流系统的建立,可显著净化空气,降低细菌负荷,是预防 SSI 的重要有效举措。
在控制医务人员体表微生物的脱落方面,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口罩+手术帽足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医生体表任何微生物脱落下来污染术区。
于是,外科医生的标准「外貌」就这样塑造出来了,如下图所示:
图 1 英姿飒爽的外科医生
呃,不好意思,差点跑题……本文目的是讨论手术帽,重新来重点看手术帽,如下图所示:
图 2 戴着一次性无边式手术帽的外科医生,干练+睿智
或者是这种:
图 3 换上自己买的布制手术帽,依然是魅力四射的骚年
然而有人非觉得还不够完美:
你看,耳朵附近的头发露出来了,而头发可载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棒状杆菌等,尤其是耳朵、前额以及眉部,这些部位的细菌含量更高。因此,这种防护不够严密。
于是,出现了下面这种手术帽:
图 4 戴着蓬松式手术帽,这画风……突然变(娘)了有木有
而且,2016 版的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操作指南明确提出:所有手术室人员均应佩戴这种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
(图片源于网络)
这下外科医生们不乐意了:无边式手术帽才是我的标志性特征,佩戴蓬松式手术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身为外科医生的职业认同!
2016 年 9 月,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文章(郑重)提到,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和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AORN)在这一点上存在分歧。
怎么办呢?彼此不肯退让,各有各的理,总不能打架解决问题吧?
在言必求证据的现代医学理念下,外科医生决定拿出数据,用事实证据反击。研究者是 Markel 博士等,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JACS 杂志上,来看下研究设计及其结果。
该团队对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和无边帽,以及刚洗涤过的布制手术帽进行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手术帽中的空气悬浮颗粒以及微生物,手术帽的渗透性、颗粒穿透性和孔径大小。
研究结果显示:
1. 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和一次性无边式手术帽在阻挡颗粒和细菌污染方面无明显差别。
2. 而通过空气检测发现,与无边式手术帽相比,蓬松式手术帽在无菌区会有更多的微生物脱落。另外,与布制无边式手术帽相比,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在 0.5 mm 和 1.0 毫米颗粒脱落方面以及微生物脱落方面更为严重。
图 5 直观来看培养皿里细菌数量的多少,从左往右依次为: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 一次性无边式手术帽、布制无边式手术帽
图 6 菌落形成单位相比较,从左往右依次为: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 一次性无边式手术帽、布制无边式手术帽(数据显示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的菌落形成单位显著高于后两者,而后两者间相比无明显差异)
3. 纤维分析表明,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与布制手术帽相比,平均孔径和最大孔径均较大,渗透性明显高于一次性和布制无边式手术帽。
那么,研究的最终结论就是:一次性蓬松式手术帽与无边式手术帽相比,渗透性更强,颗粒穿透性更高,微生物脱落更多。蓬松式手术帽虽然遮住更多部位,在预防手术室细菌污染方面不具备优势。
最后,鄙视提供绿色手术帽的医院。
ACS:服不服?
A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