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创伤后常见并发症。静脉超声(VDU)能有效监测 VTE,然而,该方法是否适合作为筛查手段仍存在争议。现存指南未提出对高危的无症状创伤患者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标准措施。
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 Allen 博士等总结了对 VTE 高危患者的筛查经验,文章发表在近期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上。
此次试验将 RAP 得分 ≥ 10 的患者定义为高 VTE 风险者,共入组 402 例 ICU 患者。排除怀孕、<18 岁患者、延迟送入创伤中心的患者。入组者年龄 47±19 岁,75% 为男性,78% 为钝性伤,42% 有外伤性脑损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 28±13,修订创伤评分为 6.32±1.87,RAP14±4。
试验组(259 例)每周行双下肢 VDU 检查监测 DVT,对照组则无此处理。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记录确定有无 VTE 发生。在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和或心动过速时予 CTA 检查明确有无急性肺栓塞(PE)。排除那些行胸部 CT 时偶然发现 PE 者。
患者入组后予 1~4 天的预防血栓形成治疗(TPX,普通肝素 5000U 皮下注射,tid;或低分子肝素 5000U 或伊诺肝素 30 mg 皮下注射,qd),存在创伤性脑损伤和或考虑进行性出血的患者不予 TPX 治疗。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予连续加压装置治疗。试验组较对照组更多患者使用伊诺肝素,两组危险因素基本相似,试验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更多需要手术干预(52%:30%)、持续的大血管损伤(28%:18%)以及脊髓损伤后截瘫或四肢瘫(5%:1%)。
VDU 操作简述如下:患者仰卧位,从脚踝处至腹股沟韧带进行 B 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评估静脉是否能被压扁,及管腔内有无低回声信号。正常对照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能完全压扁,并无管腔内低回声信号。若存在扩张、不能被压扁的静脉或者管腔内低回声信号提示异常。连续多普勒速度或彩色血流信号异常更能提示异常,但它们单独存在则不能解释为 DVT。若患者近端静脉系统 VDU 异常提示为 DVT,不包括小腿静脉。
8.2%(33 例)患者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 30 例为试验组。3.7%(15 例)患者诊断有症状的 PE,5 例为试验组患者,10 例为对照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平均为 24 天,死亡率 14.3%。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严重胸部损伤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提示,试验组中有 150 例(58%)患者患严重胸部创伤,对照组为 69 例(48%)。试验组 5 例患者有 PE,其中 4 例未见 DVT,所有 PE 患者均为严重胸部创伤。对无严重胸部创伤亚组分析结果提示,VDU 检查能使 PE 发生率下降 9 倍之多。
总而言之,对高 VTE 风险的患者进行 VDU 监测能早期发现 DVT 并治疗,进而有效减少 PE 发生。